现代尼圣

现代尼圣

通愿上人祥归安养

通愿尼师上人,俗姓翟,名尧臣。1913年古历九月初六日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其父翟文选,清末举人,官任盐运使。张作霖时为奉天省(今辽宁省)省长。张学良时,辅其政事。其母李淑华,从事教育,晚年出家,八十三岁圆寂于五台山。师于:

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经济系。

1938年至39年去北京听慈舟老和尚讲《华严经》。

1940年在北京依慈舟老和尚披剃出家。同年于广济寺受具足戒。后依止开慧尼师。

1941年至1955年在通教寺参学讲经。

1953年至1961年随侍开慧尼师和其母移居五台山,驻锡小茅蓬等寺庵。

1962年等主持五郎庙。

“文革”期间移居南山寺。

1985年迁居圭峰寺。

1986年在辽宁丹东西莲精舍结夏安居。为在家二众传一堂菩萨戒。秋季移锡终南山大圆寺。

1987年迁居清凉精舍。

1988年在乾县吉祥精舍成立如法弘戒道场。

1990年秋,再礼峨眉山。与隆莲尼师上人相会。

1991年3月6日于太原崇善寺祥归安养。世寿七十八岁。僧腊五十有一。

愿公上人生前曾任中国佛协常务理事,山西省佛协常务理事,副会长,五台县四、五、六届政协委员。

愿公上人的一生,以弘扬华严为先导,以华严毗尼为根本,以培育尼僧为己任,以专修净土为指归。

愿公上人出家后精研华严,在五台三十余年讲诵华严从不间断。弘扬戒律,严净毗尼,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者甚众。为重振僧纲,不顾身染重病,南北跋涉,二次传授二部僧戒。结夏安居期讲解《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记》时,海内外学僧四方云集,对无缘参加者以录音满其愿。

愿公上人开示信众皆以持戒念佛,求生极乐为极唱,每言:“一心念佛,此是出苦正因。若能生西,一切事办,否则,无始业因,果熟难逃!生死轮回,可惧可惧!”其悲心深切如是。

1991年春节过后,上人示疾,自知世缘将尽,遂嘱常随弟子,一切备办,万缘放下。三月六日(农历正月二十日)于崇善寺自行沐浴更衣,环视常随弟子,示意告别,然后闭目正卧,一心念佛;弟子众等围绕其侧,为师助念。是日二十一时四十分在念佛声中安祥西归。

自此七七日内,二六时中,四众弟子在灵堂礼念不绝,有长跪向前泣不成声者,有古稀之年长拜不休者,有孩童大声唱念者,有重病坚持昼夜礼念者,虽古城春寒,助念者却昼夜不息,精神倍增,其感人也如此。

愿公上人往生前,因肝腹水,腹部隆起,然十四日装龛时,腹部正常,腹水不见踪迹,被褥也未染污,诚奇事也。

三月十四日装龛运往五台山广济茅蓬化身窟,山上降雪,道曲路滑,送灵人在车上觉车身被迎面下山货车相撞,惊惶中下车,见两车相距只寸许,此非佛力、上人默佑而何!

荼毗时见到火中莲花时现,有人拍了照。骨灰中获舍利无数(七千余粒),舍利花五颜六色,见者皆叹为稀有。骨灰遵嘱分三份:一份撒五台山大道上,一份送苏州灵岩山寺,一份供于本山。上人一期缘尽,定当乘愿再来广度有缘。

一心居士记

相关阅读
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为什么不易接受佛理?
不接受佛理的原因很多,要而言之,不外不信和误释。 一、不信——源于知道的不深切 1.表面上一切迷信的行为不可...
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为什么不易接受佛理?
禅文化的渊源及其现代启示
引言:佛教本质上不是宗教,是人类心灵的升华和超越。佛是觉的意思,觉悟人生的本体,觉悟宇宙,洞察一切法界的本源规...
禅文化的渊源及其现代启示
佛教给现代家庭的建议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是生命的延续,是个人身心调和、价值观念养成的基...
佛教给现代家庭的建议
禅修对于现代生活有怎样的意义?
禅,虽然是古老智慧的遗产,但更是现代人美满生活的源泉,因为根据现在研究证明禅的功用可以对修行的学人产生扩大...
谈现代中华茶文化的兴起
最近的二十多年是中华茶文化蓬勃兴起的时期,茶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广度是空前的,茶文化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
谈现代中华茶文化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