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女子入佛门 精进修行 开悟证果

舍卫国东南方的汪洋大海之中,矗立着一座美丽的小岛。它四面环海,与陆地遥遥相对,仿佛是一块与世隔绝而又可望不可及的人间仙境。

小岛地势平坦,宛如突兀在海平面上的一座别致绮丽而神秘莫测的平台,况且岛上还有一座真正的平台——香华台,它被那浩瀚无垠,深邃宽厚的蓝色拥托着,更添几分神灵妙趣。

岛上树木花草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整个小岛笼罩在一种清香淡雅,纯净光洁的氛围中,给人沁人心脾的舒畅感受。

这宝岛上的主人是五百名婆罗门女子,更是非同一般,个个才貌出众、品行高尚。她们闲居僻静之地,远离纷杂的尘世,绝不沾染世俗的污浊和卑陋。

五百女子都相信万事万物必定自然运转的道理,而且都非常诚心礼敬天地。每天专心致力于道术的学习,不断地进取,从不懈怠偷懒。也正是因为她们离群索居,又独自信仰、专修己道,所以对天下事不闻不问,消息闭塞,对佛教在世间的流传和盛行就更是无从知晓,既然不知道,也就谈不上什么信奉尊崇了。

就这样,她们在孤岛上过着平静孤寡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过于平淡、毫无起伏的日子,难免有些女子会发些感慨:

“我们生为女人身,从小到大,从大到老,生命短促,时光又过得那么快,我们的肉体会一天天地衰弱、枯萎,直到死去。这个命运恐怕是谁也逃脱不了的。与其空耗时光,坐以待毙,不如趁早到香华台上许个愿,说不定能改变一下我们的命运呢?”

五百个婆罗门女子相互簇拥着登上香华台。分头去采香华,不一会儿,人手一枝,聚集到一起,一齐屈膝跪在台上,将香华捧在胸前,虔诚地低头默念,然后向着天空,齐声发愿:

“愿苍天垂恩,让我们这五百女子生在梵天之上,长生不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远离那充满罪恶、欲望和污秽的凡尘,摆脱那引起无穷无尽的忧虑、烦恼和悲愁的俗界吧!”

这些女人还在香华台上设置供台,摆上供品,燃起香花。一连几天,青烟香熏袅袅不绝;五百女子日以继夜,长跪不起,祈祷梵天神明显灵,满足她们的愿望和期求。

膝盖肿了、噪子哑了,使人疼痛难忍,但她们仍祈求着,祈求着……。

佛陀看见这五百女子心诚坚定,也是她们得渡的因缘成熟了。于是,世尊率领众多圣弟子飞腾升空,向着孤岛而来,降落在香华台上。

经过数日以来的焚香祈祷,五百女子此时已经疲累不堪,她们虚弱的身体摇摇欲坠,眼看就要支持不住了。就在恍惚迷惘的时候,心中猛然一亮,精神为之一振,个个大睁双眼,因为眼前是从天而降的一位尊者,端坐树下,平静而慈祥地望着她们,他的身旁有五百个侍从簇拥着。

这些女子大喜过望,所有的疲惫、劳顿以及疼痛全拋到脑后,不约而同地惊呼道:

“是天神!是天神显灵啦!他听到我们的祈求,来解救我们啦!”她们激动得声音在打颤发抖。五百个女子顿时欢喜雀跃、泪流满面。兴奋地相互拉扯、拥抱着,相互庆贺、告慰着。

正在这些婆罗门女子欢天喜地相互拥抱的时候,只见一位从天而降的天人高声说道:

“这不是天神,这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之中最高无上的至尊,名号为‘佛’。佛的法力功德,不可思议,能帮助一切众生脱离轮回,免受三毒苦厄。”

五百个女子惊叹不已,立即叩拜佛陀,倾诉她们的心事:

“我们生在人生间,又是女子,难免会沾染到那些丑恶的气息。因此我们决心远离尘世,精进修行,解除生死痛苦。恳请佛陀教导佛法,让我们开启智能。”

佛陀回答说:“你们是出于善良的本性才发此愿的。世上有两种行为所带来的报应是最快速明显的。那就是善有善报,施善得福;恶有恶报,行恶遭殃。世间的苦和天上的乐,为人处事带来的烦忧和无欲无为所伴随的寂静,哪一个才是值得追求的呢?”

接着,佛陀开始为这五百个婆罗门女子说法,当佛陀说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时候,那五百个婆罗门女子异口同声地回答:“愿皈依佛陀,聆听教法,认真修学!”

说话间,五百个婆罗门女个个头发脱落,身着修行袈裟,俨然是五百个皈依佛门的比丘尼。后来,这五百比丘尼继续在此香华台精进修佛,最后皆开悟证果,脱离三界生死轮回。

相关阅读
走上正确修行之路的七个关键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
走上正确修行之路的七个关键
想悟道求解脱该怎样修行?
弟子问: 有些人虽想悟道求解脱,但常散乱,得过且过,这样的人应该怎样修行? 久晃法师答: 人们皈依的时间不同,对皈依...
想悟道求解脱该怎样修行?
修行的因缘是种善根,修福要有根要具德
修行的因缘就是种善根,修福要有根要具德。以此回向极乐世界助念佛求往生的因缘,也是助往生的念。 原标题:华平...
修行的因缘是种善根,修福要有根要具德
佛门最高礼节是顶礼,每个动作各有什么含义?
说起佛门的最高礼节,莫过于头面接足礼,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顶礼了。但是,你又是否知道,顶礼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中,都...
佛门最高礼节是顶礼,每个动作各有什么含义?
修行落实在行动上,不是只落到理解上
修行落实在行动上,不是只落到理解上。透过理解去接受行的真正意义,在行的过程中转贪嗔痴为戒定慧。行要带戒律...
修行落实在行动上,不是只落到理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