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清规对印度戒律精神的继承与变革

百丈怀海禅师制定清规,继承了印度的戒律精神而本着随方毗尼的原则加以适当的变革。随方毗尼,是说戒律(毗尼)可随各地之风土习俗而有开制、缓急之别。随风俗民情之需,对戒律可斟酌取舍。即戒律中佛陀未禁止之事、未开许之事等,得随顺地方之风土、气候等而斟酌开许废止。比如虽为佛陀未曾制定之法,然为他方之习俗,则应遵行之,如我国食必用匙箸,行必着鞋履等。《五分律》卷二二:“复告诸比丘: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五分律》卷二二,《大正藏》卷二二,153a。】意思是说,假令佛所制戒于他处不合当地风土习俗,则不可用。又若虽非佛所制戒,但于他处为不得不施行者,则必当施行。此为如来在世亲口宣说之教。

就戒的精神而言,应该是努力地为善去恶。而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清规,可以说是直接秉承这一精神,从清规的形势上说是与戒律不一不异的。不一的方面,从上面的探讨中可以看出,一是因应于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灵活教学,表现在形式上如呵佛骂祖、焚烧佛像等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越格”行为,一是因应于中国本土的风俗民情对不耕而食的非议与责难而提倡作务禅的普请制等,这可以依随方毗尼而理解,毗尼随方的原则便是清净,清净是为办道。这与为道制戒的宗旨是相通的。据说在古印佛教第一次集结经典时,就为这随方毗尼而产生了分歧,到了律分五部时终于还是随己所乐采集成文,到了百丈怀海禅师,可以说就中国的文化风俗等把随方毗尼的精神发展到现实成文的清规了。

相关阅读
精神的富裕(中英双语)
佛陀时代的佛教是三衣一钵,出家人只要有三件衣服就够了,印度出家人托钵乞食,一大早就拿个钵到村庄里乞食。出家...
精神的富裕(中英双语)
认为佛的戒律不能完全做到就彻底不受戒,这样对吗?
善士问: 师父,有的人认为佛的戒律不能完全做到,就彻底不受戒,这样对吗? 慧广法师答: 《百喻经》有个渴见水喻的故...
认为佛的戒律不能完全做到就彻底不受戒,这样对吗?
严持戒律(中英双语)
持戒是保证菩提心长远的必要方法。我们要认识到严持戒律不仅仅是戒师的守则,戒律还是维持僧团的根本保障。当...
严持戒律(中英双语)
从孩子继承父母遗产来解析业果的特点
在这里给大家树立一个正确知见。有很多人也确实看到这种社会现象。哪一种社会现象呢?他的父母拼搏一辈子,奋斗...
从孩子继承父母遗产来解析业果的特点
戒律是一切善法所存在的根本
若众生想要得到大的、善的利益,应当坚定修持戒律,就像珍贵的财宝一样来珍惜,就像守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遵守。为...
戒律是一切善法所存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