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佛调 (了尽生死)

竺佛调 (了尽生死)

竺佛调是佛图澄的徒弟,在常山寺住了好几年。他道法纯朴,不以华美言辞为装饰,时人都因此看重他。

有两兄弟素来信奉佛法,住处离常山寺有百里之遥,但常常徒步来礼拜焚香。哥哥的妻子忽然间病重,哥哥便将她送到寺旁,一方面求医问药,一方面自己也可跟竺佛调询问道法。弟弟在家里焦急地盼望消息,忽见竺佛调进来,便向他详细询问,佛调哈哈一笑:“病人还算可以,卿的兄长也一切如常。”佛调走后,弟弟终觉不放心,便也骑马赶到。兄弟见面,互问短长,弟弟说佛调早上到过他家,哥哥惊讶不已,说道:“和尚早晨根本没出寺院,你怎么会见得到呢?”争着去问佛调,他笑而不答。

佛调有时入山独自住一年半载,走时带着几升干饭回来还有剩余。有人心怀好奇,随他在山里走了几十里。日暮时分下起大雪,佛调进到老虎洞中借宿,老虎还卧在洞前赖着不愿走。佛调两手一摊,对老虎说:“我夺了你的地方,不感到羞愧吗?可也无可如何。”老虎看看他,便垂着耳朵下山去了。跟在后面的人惊恐已极,第二天再也不敢跟他前行,自己哆哆嗦嗦回去了。

佛调后来定好了自己的死亡日期。远近的人从未听说过这种事,纷纷前来参拜问询,他一一地奈心向他们解释:“天地何其长久?一个人只要能除尽贪瞋痴三垢,专心于真实清净的如来佛法,那么,外形虽抵挡不过运数,但内心一定能与道法相合。”

众人虽听信其言,但眼见他气色和悦,神情明净,不相信他会死,便恳请他活下去。佛调将眼一闭说:“生死有命,请求有什么用呢?”说完回到房中端坐,将衣服蒙在头上,转眼便去世了。

许多年以后,佛调的八个俗家弟子进山伐木,几个人边砍边追忆与师傅在一起的时光,说及师傅的种种好处,禁不住落下泪来。他们累了,坐下休息,其中一个不经意地朝四周看了看,忽然大叫起来:“师傅!看!师傅在那儿!”旁的人以为他发神经,等顺着他的手指一看,果然师傅在不远处高岩上端坐,姿态仪表舒畅愉悦,衣服鲜艳夺目,八个人连忙起身行礼,却禁不住吃惊地问:“和尚还在呐?”佛调微微一笑道:“我是常在的。”接着便问旧日的相识现在如何了,说及殇亡不免唏嘘一番,又问寺院漏雨吗?院中的老梅还常开吗?众人一一做答。佛调很久才飘然而去,徒弟挥泪相送。佛调一走,几个人什么也不顾了,跑下山向同道者述说,众人无法验证,便用了最古老的方法:开棺。

衣服和鞋子整整齐齐地放着,棺材内没有竺佛调。

相关阅读
生死的根本是攀缘心,涅槃的根本是常住真心
我们对于因缘所生法,在《楞严经》讲到两种根本:一个是生死的根本,一个是涅槃的根本。生死的根本是攀缘心,涅槃的...
生死的根本是攀缘心,涅槃的根本是常住真心
持戒念佛解脱生死
祖师言:保住一领大衣,要以戒为师。出家、居士要护戒持戒守戒,不仅仅为自己解脱也是为佛教佛法能久住世间。护戒...
持戒念佛解脱生死
风波不起 生死不动 如僧禅定
随缘时,就是修行悟道,生活中,不抵触、不分离、不对立、不烦恼。静坐处,我心即佛,佛心即我,风波不起,生死不动,如僧禅...
风波不起 生死不动 如僧禅定
缘属虚妄,不执实有,灭除生死根本
无始以来,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而生妄境,是为见妄。由见妄故,生起攀缘之念,妄想取舍,而造恶业。又以无明为因,惑业为缘...
缘属虚妄,不执实有,灭除生死根本
爱欲断,无明灭;无明断,生死亦断
人皆从欲爱而生,亦由欲爱而死。如明白十二因缘,便不被生死所转。故要了生死,最紧要斩断爱欲。 爱欲就是生死之...
爱欲断,无明灭;无明断,生死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