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落后了怎么办

(1)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学习动机。这是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

小学阶段有许多孩子学习是为了父母,为了给父母脸上增光。这是父母无意识种下的祸根。这在小学一二年级的父母日记上有清晰的表现:“今天接孩子,孩子高兴地对我说'数学期中考试了,我考了l00分,我没给咱家丢脸吧?’这话我从没跟她说过,可见孩子是多么懂事”……纵观这些日记,无处不有孩子为了迎合父母心理做事、学习的痕迹。到了初中,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加,一旦他不想为父母学习了,那么他会选择放弃,有的甚至以不学习来报复父母。因此,在初一年级必须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

研究表明,初中生学习动机,尤其是学习兴趣、价值观和内在学习目标还不稳定。例如,某次考试失败、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父母或老师的批评等,都可能对孩子的学习动机有所触动。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成人帮助逐步建立“为了自己长远发展,为了人生的价值”的学习动机。这就要从孩子的求知欲、志向、抱负等方面加强引导。

②学习策略。这是解决“如何学"的问题。

调查表明,不少孩子没有掌握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策略。如在预习方面,大多数的初中生不自觉,更有不少孩子,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习。听课时,只有少数处于主动思考状态——记录重点内容、思考问题、提问、参与讨论,而绝大多数处于被动听课状态,学习效率低下。在课堂小结方面,大多数不采用系统总结、整理听课内容的方法,而是用做练习来代替。在复习方面,大多依赖性比较强,缺乏独立归纳、梳理知识的能力。这些都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孩子达到自主学习,会自发掌握许多学习策略,并能自觉、灵活地运用策略来改进学习。

常用的学习策略有:记笔记、复习、做练习、认真听课、预习、背诵、课后整理、反复看书、复习薄弱环节、目标设置和计划等。

更高一点的学习策略有:理解性记忆,区分、提取、归纳知识要点,课外阅读参考资料,根据遗忘规律进行复习,补充细节,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监控和调节等。

初中一年级是孩子从习惯小学学习,到适应中学学习的转折点,需要适应新环境、新方法。因此,这时改善孩子对学习策略的认识,帮助孩子掌握和更新学习策略是最佳时机。

③时间管理。这是解决学习效率的问题。

初中阶段,不少孩子不能计划和管理可利用的学习时间,不能自觉地制定自己的学习时间表,有的即使制定了,也很难坚决执行。把学习任务往后拖延,以至于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学习任务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暑假期间,有的孩子一个假期都不写作业,待到开学之前开夜车突击;还有的孩子坐在写字台前磨磨蹭蹭,两小时也做不了几个题。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同等学习能力的学生分成三组,对第一组学生限定每题完成的时间,对第二组学生限定总体完成的时间,第三组学生可以自由地调整自己在每题上所花费的时间,而且自己一旦掌握了所学内容可以停止学习。结果发现第三组被允许自主调整学习时间的学生,只用了试验者所预计时间的68%。

这说明给孩子充足的自主时间,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父母应转变采用留作业、报补习班来占用孩子可支配时间的做法。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计划时间的能力。

除帮助孩子学会计划时间外,也应要求孩子适当做点家务。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增进对父母的感情,虽然占用了一点时间,反倒培养了孩子的效率感,更加珍惜时间。我们常看到或听到许多家境贫寒的孩子,家务负担很重,但成绩特好,就是这个道理。

④自我监控。对自己的学习能计划、检查、反思、评价、调整、补救。

事实是大多数初中生对自己的学业监控能力差,还离不开老师的严格管理、父母的督促和帮助。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不在初一年级对孩子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进行培养,随着年级的增高,孩子对父母的帮助,会表现出反感,甚至发生冲突,使父母失去教育机会。例如,一些孩子在成人提醒做作业时,会表现为怨怒,他们要求由自己决定何时做作业。但是,又抵挡不住来自同学、电视、网络游戏的诱惑,难以按时完成作业。这是不能控制自己意志力的表现,是学习的大敌。

对自己的学习能及时地进行检查、反思、评价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成分。还以作业为例,有的孩子已经习惯了做完作业由父母检查,到了初中写作业成了“交差”,写完了交给老师完事。这种情况延续下来会成为学习的障碍。

⑤学业求助。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总会遇到一些学习上的困难,这就需要求助书本、他人或网络。但求助往往因人而异。自主学习的孩子求助的是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解题过程,不能自主学习的孩子只希望获取答案;自主学习的孩子求助是自发的、有针对性的、感到很需要的,不能自主学习的孩子,表现出无所谓,有问题也不主动去问。正是不能自主的这种消极态度,迫使父母以自己的意志帮助孩子:强行为孩子请家教、报补习班。因为这些都不是孩子的意志,所以这种帮助几乎是没有效果的。正确的方法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

①思维的严密性

常有父母说:“我的儿子呀,特聪明,就是马虎,丢三落四的,作业没有不出错的时候,很简单的题也出错。”老师中考阅卷常看到许多孩子自给的分都丢了,很可惜。为什么有的孩子从小到大这个毛病一直没改,就是因为父母、孩子都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聪明就够了,马虎一点不是大事。

其实,孩子上了初中,马虎就成了学习的致命大敌。不克服马虎的毛病,不要说远的,会对今后的工作有影响。就说近的,绝对影响中、高考成绩。就目前来看,中、高考试卷的难、中、易结构比例是2:6:2或2:5:3。即中、低档题占80%。如果总分750分,750的80%是600,600分在北京是足够考人重点大学了。只要中、低档题都做对了,综合难题不做都能得到600分。从这点看,中、高考拉开档次的不是难题,而是中、低档题。

再以数学为例,一道综合的压轴大题,最多十几分,但要得到这十几分,必须花费很大代价。而有的孩子在填空、选择、判断这种考察概念、举手可得的题上,七扣八扣的就是十几分、二十几分,甚至更多。孩子花大代价得到的十几分,就这样被抵消了,多么可惜啊!

当然,思维不严密,有时也不完全是马虎所致,也可能是思维问题。如眼睛或动作与大脑思维不同步,如思维敏捷的孩子。大脑思考速度比手写速度快,这都有可能造成看到的或写出的与实际不一致,出现少写一个字母、一个符号的毛病。

初中阶段培养孩子严密的思维品质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在生活中,提醒孩子遇事考虑周全,避免丢三落四。

②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就是反应快。在学校每班都有这样的学生,脑子反应很快。老师刚把题目写出来,他就把答案说出来了。但这样的孩子也有一个毛病,记忆差,反应快,忘得也快。相反,那些思维严密、考虑问题全面的孩子,看似反应慢,一旦理解就能记住,很易达到永久性记忆的地步。但思维严密的孩子往往做题速度慢,常因答不完题而丢分。所以思维严密的孩子,要加强思维敏捷的训练,平时要练反应,以提高解题的速度;而思维敏捷的孩子,要加强思维严密性的训练。

③思维的灵活性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把思维的灵活性看成是创造性的典型特点。这主要表现在能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原有的思维过程与方法,灵活运用知识、概念,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这种思维对解综合难题很有帮助。

④思维的深刻性

能深入地钻研和思考问题,善于从复杂的事物中把握本质,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特别是能在学习中克服不求甚解的毛病。它与思维的灵活性往往是有联系的。思维深刻的人常能灵活思考问题。思维灵活的人,也常常发现他人未注意的地方,从而深刻认识问题。

⑤思维的独创性

表现为能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动提出新的见解,采用新的方法。例如,高斯l0岁就能摆脱常规算法,采用新法求l—100的和。但是在现实当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是制约独立思考的大敌。

比如:一次数学课上,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分组解决问题,因为是合作解决问题,是集大家的智慧,所以问题较深,老师巡回视察,发现所有组都没有得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小组的一名同学思考对路。于是,老师返回讲台叫起这个孩子,让他显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令老师感到惊讶的是,这个孩子站起来回答的并不是自己的思考,而是同组其他同学的答案。这是多么令人悲哀的一件事。

(3)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培养的。但是有不少孩子学习跟着感觉走,还没深人进去就说自己不喜欢、没兴趣。

这源于孩子小时候不愿干什么就可以不干什么:他对刷碗没兴趣,父母代劳;他对洗衣服不感兴趣,连自己的内衣、内裤都不愿意洗,父母也替他洗了。无限的迁就,导致孩子对所有劳动都不感兴趣,而学习对现在的青少年来说就是劳动的一种。所以他对学习不不感兴趣是很正常的。

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还源于兴趣受到人为的破坏。比如,偶尔一次考试没有考好,父母、老师立刻大惊失色,认为他没努力,指责他、训斥他。结果情绪很不好,成绩更差了,这又招来一阵急风暴雨,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再比如,初中生的考试分数普遍低于小学。这是因为,小学取消了升学考试,测试考察的是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了就得高分。而到了初中,要面临中考。因而考试含有选拔性质,重视的是区分度。所以试题难了,考试时间短了。这样,孩子不要说得双百,整个年级常常很难有人得百分。父母不了解情况,一味用小学的成绩要求孩子,孩子再努力也很难达到,当然就对初中学习失去兴趣。

补救的办法是,请老师在一段时间内,给孩子讲讲该学科的兴趣是什么,妙处在哪里。或父母找一些书籍读一读,如科普读物、趣味数学、趣味物理,茶余饭后与孩子共同讨论,激发他的兴趣。

只有引导孩子学进去,才有产生兴趣的可能。比如有一个女孩,从小到大最不喜欢的职业就是教师。但命运却把她推上了中学语文教师的岗位。现在工作近三年,成绩不错。在全区上公开课;拿全区教师素质大赛一等奖;连续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曾经有人建议她利用寒暑假到报社、杂志社或电台打打工,接触一下社会,也为将来转行做准备,她说:“我不会转行的,我挺喜欢当老师,我适合干这个工作。”试想,如果她没有当教师的经历,没有深入到教师这一行当,她这一辈子恐怕也不会喜欢教师这一工作。

所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是把孩子引进学习情景之中,帮助他深入进去体会其中的乐趣。

(4)对已经厌学的孩子,可尝试“无为而教”

如果孩子对学习已经失去信心,并出现厌学现象,不论采取什么方法,都难以奏效时,应以二颗平常心对待孩子,不要再关注孩子的分数。只要孩子没有突破道德底线,就让其自然发展(这里的顺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不批评不表扬,略加关注)。

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高峰期,你越关注什么,他越逆反什么。从另一个角度看,过度关注也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就像阳光聚焦在纸上会烤焦、烤燃一样起破坏作用。学习需要的是自发、自然的状态,没有自觉意识是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的。试想钢琴家弹钢琴,如果时时思考指头跳在哪个键上,恐怕连最简单的曲子也弹奏不出。无为而教,有时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有一个孩子,小学三年级时,随父母工作调动转学来到北京。自从考试没有通过,重读二年级后,他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加之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难处(孩子认为北京的学生欺生)。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升入初中后,明显表现出厌学情绪,对课本知识不感兴趣,非常爱看课外书,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涉猎很广。但因其看的都是学校不考的内容,所以,文科考试成绩也不理想,理科更是学得一塌糊涂,数学甚至根本没有进入过状态,就连起码的书写格式也不会。这期间他还由于父母逼迫学习而离家出走一次。

从此,父母放弃督促学习。勉强进入普通高中(自费)后,情况也没多大改变,但课外阅读量增大了。2002年参加高考,正赶上高考改革,考试科目增加了“综合文科”,这是他的优势,300分的考卷,一举拿了280分,其他各科总和才得200分。最终这个孩子以总分480分的成绩考入北京的重点大学。

如果当初父母逼迫他考好分数,限制他看课外书,肯定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高度注意就是忘我,学习只有达到忘我的状态,自身的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才能空前提高。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除能引起孩子强烈不满外,还在时时提醒孩子不要忘了自我:我是否被父母认可?我怎样才能被认可?我是否被人说好话或坏话?我将得多少分?我怎样才能得到这些分数?我处在何等位置等等。试想一个把情感和能量消耗在这些方面的孩子,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吗?能取得好的成绩吗?

从另一个角度想,考察学习的效果也不仅仅是分数,分数是显性的效果,隐性的效果不像分数立竿见影,是在今后的人生中逐渐显露的。为什么有的人在中、小学成绩不好(分数不高),后来却能成名,其实他在中、小学并不是没有打好基础,而是隐性的效果大于显性的效果罢了。如果没人逼迫,孩子以一种平常心态学习、读书,可能分数不会高,但获取的知识信息会储存在潜意识内,厚积薄发,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往往发挥作用。

(5)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学习的保证

以孩子为中心的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显示出教育的脆弱性,弊病突显。孩子的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利益冲突,导致家庭纠纷是不利孩子成长的。因此要正确处理家庭内部矛盾,建立融洽、和谐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进一步说,应该把婚姻放在第一位,孩子放在第二位。这是因为幸福、美满、稳定的家庭环境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若降低到从属孩子的地位,有的甚至夫妻反目向孩子争宠,这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从属孩子,必然失去孩子的尊重,而没有尊重就没有孝敬,更谈不上教育了。娇儿无孝子,这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经验,应该引以为戒。

一些父母对子女生而不养,养而不教,只顾自己做生意、打麻将、争吵、离异、婚外情、酗酒、粗暴、出走……使孩子对家庭厌倦,对学习厌倦,从而结交不良朋友。为了孩子,一定要努力改变自己。

相关阅读
孩子手机上瘾了,怎么办?(内附视频)
灯云法师:手机上瘾了,怎么办?(视频版) 灯云法师:孩子手机上瘾了,怎么办?(文字版) 昨天有一对父母过来跟我说起呀,他...
孩子手机上瘾了,怎么办?(内附视频)
为什么要学习常精进菩萨?
我们看到《阿弥陀经》上面有一位常精进菩萨,那么这一位菩萨给我们代表的意义,实际上就是劝导我们净土宗的学人...
为什么要学习常精进菩萨?
学习佛法要能学而实用,学修并进
学习佛法为解脱学、为度众生学、为与佛相应学。带众生疑惑学、带断疑生信学、带善知方便学、带通达实相学、...
学习佛法要能学而实用,学修并进
睡觉梦魇、鬼压身怎么办?
善士问: 阿弥陀佛,师父好。我想让您帮我解答一个问题:今天我嫂子跟我说,昨晚上她正睡着突然感觉出不来气,一会儿...
睡觉梦魇、鬼压身怎么办?
承担起对孩子道德人格的教育责任
现在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学校的教育更多是侧重在知识技能的教育上,道德人格的教育已经在大、中、小学占的比例...
承担起对孩子道德人格的教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