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

禅观之一。指以念佛为观想内容之一种禅定。亦即观念佛德或称念佛名之三昧。分为因行、果成二类

解释

因行

因行念佛三昧,指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二者皆为观想念佛,反之,一心称念佛名,即为称名念佛。

果成

果成念佛三昧,指上记三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因行念佛三昧为‘修’,果成念佛三昧为‘发得’。观无量寿佛经(大一二·三四三中):‘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中略)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大智度论卷七亦载,念佛三昧能灭除种种烦恼及先世诸罪。

三昧

诸家所说此类三昧之相状、功能等虽皆通称念佛三昧,然诸佛有三世、十方之异,并有法、报、应三身之别,故‘念’于观、称等有种种不同。据昙鸾之略论安乐净土义、道绰之安乐集等所说,专注且相续不断地念‘念佛三昧’之相状或佛之佛力, 念佛之智慧、毫相、相好等,念其本愿,称名等,总称为念佛三昧。然行人当知,如楞严所说“归元有多路,圣性无分别”,三昧必不离于佛法之根本,必定与离一切相相应,与解脱相应,与戒定慧相应,必不会只在胜境等相上相应,如金刚经  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知,若遇人自称三味,只知说见着什么相,而于解脱和离相都无有言,则知其是假非真。

念佛

念佛之本意在忆念、追想,由内在之思忆表现于外者即为称念,称念配合深入之观想,于醒、梦、定等之际,皆念念不离佛,此亦称般舟三昧。又于文殊般若经,以专精修念佛一行,称为一行三昧。于华首经,以专修念佛之相好,称为一相三昧。

“三昧”者

以念佛之心,证三昧之定,谓之念佛三昧。其中,念佛是一行之别目,三昧是禅观之通名,通别合称,故得此名。
梵语“三昧”,译中文为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寂照双融之谓;正受者,妄伏真现之谓。
寂照双融
寂为体,照为用。体即实相,无有分别。用即因果,差别万千。实相与因果,喻如一球。离之则两伤,合之则双美。寂之与照,喻如水月,水静不动如寂,显月全影如照。不寂则不照,欲照则需寂。是故体须寂,照方用。体用一如,寂照同时。寂中有照,照中有寂,寂照双摄互融,故名寂照双融也,此为正定。
妄伏真现
妄心伏匿,真心发得也。要之,修四禅八定或参禅人,以唯仗自力,并无佛力,故于功夫得力,真妄相攻之时,每有种种境界现前,幻出幻没,恰如阴雨转晴之际,浓云忽绽,日光迸发。此时恍兮惚兮,变化莫测。若非真开道眼者,则难识辨真伪。若错认消息(以魔境为佛境),则着魔发狂,不无可能。而修念佛三昧者,以真信切愿之心,执持名号。以持名故,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喻如杲日丽天,行大王路,不但魑魅魍魉灭迹无踪,即歧路是非之念,亦无由生。念至功纯力极,则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此时于三昧中,或见西方之圣境,与净土三经所说无异;或睹阿弥陀佛身相光明,殊异超绝等等。所以由念佛而证三昧,其过程以有佛加故,并无魔扰。

名称由来

诸佛现前三昧

《观经》曰:“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指见阿弥陀佛), 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所以,能见十方一切诸佛者,即是妄伏真现,为正受也。
《观经》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以是之故,念佛三昧又名“诸佛现前三昧”也。

一行三昧

又“念佛三昧”亦名“一行三昧”。以念佛之一行(菩萨万行之一)。证入三昧故。《三藏法数·卷四》云:“一行三昧者,惟尊一行,修习正定也”。《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非修观想、观象念佛故),系心一佛,专称名字(唯修持名念佛),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由上可见,修持念佛三昧之下手处,即是“惟尊一行,修习正定”“系心一佛,专称名字”以是之故,念佛三昧又名一行三昧也。

般舟三昧

又念佛三昧,亦名“般舟三昧”。以般舟之行,证入三昧故。梵语“般舟”译中文为“佛立”。此法出《般舟三昧经》。期七日或九十日专念阿弥陀佛,常行不间断,且无休息。以仗佛力,三昧力,自性功德力,故于定中,见十方佛,在其前立,如眼明之人,清夜观星,见十方佛,亦复如是,故又名“佛立三昧”也。然般舟之行,说之是易,行之实难,若非过量圣人,末世实不易修,故印光大师《文钞·复恒渐法师书二》云:“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汝作此说,其好高务胜耶?抑真为生死耶?如真为生死,当依凡夫通行之法,若博地凡夫妄拟效过量圣人所行之法,则必至著魔退道。且请息此念,庶可得益耳”。可见,般舟之行乃过量圣人所行之法,博地凡夫,不宜效法。

普等三昧

又念佛三昧,亦名“普等三昧”。《佛说无量寿经·卷上》曰:“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又《悲华经》称其为“三遍至三昧”;《芬陀利经》称其为“普至三昧”;

宝王三昧

《荘严经》称其为“普遍三摩地”。如是等皆念佛三昧之别名也。《念佛三昧经·卷七》曰:“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是故非声闻、缘觉二乘境界”。盖念佛三昧以总摄一切诸法故,而为三昧中王,故又称“宝王三昧”也。
由上可知:“念佛三昧,别名甚多。称虽不同,其义一也。盖皆是以念佛心,于正定(三昧)中,见阿弥陀佛,以见阿弥陀佛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为此法之主本。

竖论

凡夫念佛三昧

此位中人,以念佛力,伏住贪、嗔、痴不起。圆伏五住烦恼(五住者,见惑为一住,思惑为三住,此二住于界内;尘沙惑、无明惑共为一住,此二住于界外。)虽伏五住烦恼。但见惑毫未断除。即如天台宗之圆教五品观行位也(名字位中人,虽也大彻大悟,但五住烦恼丝毫未伏)。若以一心论,属相似事一心;以四土论,属凡圣同居土;以三昧论,属凡夫念佛三昧。

二乘念佛三昧

以念佛力,念到断见惑者,为圆教初信位,念到断思惑者,为圆教七信位。此时即证入事一心不乱。以四土论,属方便有余土,以三昧论。属二乘念佛三昧。

菩萨念佛三昧

以念佛力念到断尘沙惑者,在圆教八、九、十信位。仍是方便有余土,仍属事一心不乱,亦名相似理一心。若念到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者,此时即证入理一心不乱。以四土论,属实报壮严土。以三昧论,属菩萨念佛三昧也。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三昧不易得

念佛三昧[1]亦不易得,若不自量,或致著魔。须知往生净土,全仗信、愿。有信、愿,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乱,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乱,及得念佛三昧为志事,不复以信、愿、净念为事(都摄六根而念,为净念。念佛时,常听自己念佛音声,即是都摄六根之下手处。切须注意)。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实益,由不注重信愿,不能与佛感应道交,仍在此五浊恶世中做苦众生耳。(复郁智朗居士书)
[1] 三昧:也译作三摩提、三摩地等。意译为正定,或定慧等持,简称等持。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念,久当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愿,摄心净念之功德,当必稳得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事一心,若约(以)蕅益大师所判,尚非现世修行人之身分,况理一心乎?以断见、思惑,方名事一。破无明证法性,则名理一。若是内秘菩萨行,外现作凡夫,则此之二一,固皆无难。若实系具缚凡夫[1],则事一尚不多得,况理一乎?当过细看印光与永嘉某居士之极长一信,则可知。至于悟无生[2]以后,护持保(保养)任(运用),销熔余习,彼自了明,何须预问?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否则纵令饮者说得十分的确,而未饮之人,究不知其是何滋味。以居士将此悟无生忍,看得容易,恐自己或悟而不知保任护持,致余习复蒙,得而复失,故有此问。真无生忍,实非小可,乃破无明证法性,最下者为圆教[3]初住菩萨,即别教之初地也,谈何容易?祈且依印光《文钞》所说而行,待其悉知净土法门之所以然,及信愿行俱能不被一切知识[4] 、异说所夺,此后若有余力,不妨兼研诸大乘经论,以开智识,以为宏(同弘)净土之根据。如是,则虽是凡夫,可以随机利生,行菩萨道。且勿妄意高远,恐或于事理不清,则难免著魔。(复袁福球居士书)
[1] 具缚凡夫:具有烦恼惑业束缚的凡夫。
[2] 无生:即无生忍,是无生法忍的简称。忍,忍可安住。把心安住于不生不灭的中道实相理体而不动不退。
[3] 圆教:教相判释中的究竟圆满之教称为圆教。
[4] 知识:即善知识的简称。
净念能常相继不间断,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异名。吾人随分随力念,虽未能即得三昧,当与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则或致起诸魔事。得念佛三昧者,现生已入圣位之人也。故须自量。(复徐志一居士书)
以上摘自印光大师《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修行方法

称名念佛

一心称念佛名,达到一心不乱,本尊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东方药师佛、阿閦佛等。
相关经典有《佛说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观像念佛

观佛形象,一心系念。
相关经典请参考《坐禅三昧经·第五治等分法门》

观想念佛

一心观想佛之相好。
相关经典有《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观佛三昧海经》

实相念佛

一心观佛之法身实相。
相关经典有《佛说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经》
实相念佛境界高深,鲜有人涉及,其经典也不如称名念佛的经典流通广泛,特辑录部分如下:
《佛说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经·正观品第十》
隋天竺三藏达磨笈多译
尔时,不空见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欲得成就诸佛所说菩萨念佛三昧者,彼菩萨摩诃萨应当亲近修习何法,能得成就思惟三昧耶?”
  尔时,世尊告不空见菩萨摩诃萨言:“不空见,若诸菩萨摩诃萨欲得成就诸佛所说念佛三昧,欲得常睹一切诸佛承事供养彼诸世尊,欲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住正念远离邪心,断除我见思惟无我,当观是身如水聚沫,当观是色如芭蕉虚,当观是受如水上泡,当观是想如热时焰,当观是行如空中云,当观是识如镜中像。菩萨若欲入是三昧,当应深生怖畏之想,当念远离讥嫌免他诃责,当念除去无惭无愧成就惭愧,当应成就奢摩他、毗婆舍那,当应远离断常二边,常念一心精勤勇猛除去懈怠发广大心,常念观察三解脱门,常念先生三种正智,常念断灭三不善根,常念成就诸三昧聚,常念成就一切众生,常念等为众生说法,当观四念处,所谓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当念四食过患,所谓抟、触、思、识等,于是食中生不净想,当念四无量,所谓修于大慈、行于大悲、安住大喜、具足大舍,当念成就诸禅而不味著。然复思惟一切诸法,常念不惜其身不保其命,舍身及心摄受多闻,念如是法,应如是护不得诽谤,多闻法财如所闻法如义受持,于诸佛所起尊重心,又于法僧生肃恭意,亲善知识远离恶友。除灭世间无义语言,不著世乐,不舍空闲,住于一切生平等心,于诸众生无有退没,无损害心亦无妒嫉。于一切法起称量心,不作罪恶心无垢染,一切诸法无处可得。常求甚深广大经典,于中恒起增上信心,莫生嫌疑无为异意,如是经典最胜广大,常念诵持,常思演说。何以故?是为诸佛世尊道法,独能生成佛菩提故,于当来世得彼无量诸佛功德,应当为他如法宣说。降伏憍慢莫乱正闻,恭敬尊重供养是法,舍诸欲求息诸诤竞,除诸睡眠灭诸疑网,殄绝迷惑明识我见,不事戏论远离尼乾、邪命自活遮罗迦波梨婆阇语言论等。常应善住檀波罗蜜中,圆满尸波罗蜜,常念羼提波罗蜜,不舍毗梨耶波罗蜜,游戏禅波罗蜜,具足般若波罗蜜,弃舍身命无爱惜心。如四大性不可改变,如于地界起平等心,水、火、风界亦复如是,成就身业心意精勤,无不活畏,不贪衣、食、汤药、床铺、房舍、殿堂一切众具,乐行头陀常住知足,不求利养,不事名闻,凡是爱著悉灭无余。观四念处断四颠倒,不念恶刺永度四流,修四如意住四威仪,当具五根亦增五力,应灭五盖不用五情,远离五浊成五解脱,得入内自思惟广大圣智,正观五阴,不行六尘,降伏六根,亡灭六识,断绝六受,除六渴爱,行六念处及六智分法,于六通中常求利益,修七觉分通达七界,灭除七使及七识住,离八怠惰除八妄语,明了世间八法所因,应得八种大人觉法,证八解脱修八正道,亲近思惟广大分别,专精远离九众生居,灭九种慢捐弃九恼,常思九种欢喜等法,亲近修习九次第定,终不念行十种恶业,而勤造作十善业道,常求如来十种力智。
  “不空见,我今为汝略说如是菩萨摩诃萨念佛三昧法门,诸所当得大利益事。若有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念佛三昧,如是修者名报佛恩。思惟是者即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当满足彼诸佛法,乃至能为一切众生作大依止,亦令成就无上种智故。不空见,斯诸菩萨摩诃萨有大智故乃能思惟,非彼声闻、辟支佛人得观察也。不空见,若人于此念佛三昧,或时亲近思惟修习,若受持、若读诵、若书写、若教书写、若教读诵受持、若少开发、若为解说、若能广宣,彼虽少时勤苦疲劳,然其所作终不虚弃,必获果报得大义利。不空见,彼菩萨摩诃萨以为他受持法故,速得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当来世决定作佛。不空见,当知如是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是故非彼声闻、缘觉二乘境界。若人暂闻说此法者,是人当来决定成佛无有疑也。”
  尔时,世尊为重宣此义,以偈颂曰:
“若人欲修此三昧, 能念一切诸如来!
  彼既思惟是法门, 诸非法处当远离,
  亦当远离无惭愧, 破除断见及与常,
  复应安住三空门, 当念勤修解脱智。
  既拔三种不善根, 即亦思惟三善本,
  若知观察三受处, 得斯妙定良非难。
  若人欲求胜三昧, 先应持戒后修智,
  自然远离诸邪见, 亦无戏论及语言,
  次第观受斯皆苦, 然后观察生灭心。
  若人思惟三昧时, 当应深念出世事,
  诸法有疑咸悉除, 得此三昧甚为易。
  亦应善通四念处, 先当观身不暂住,
  恒求解脱及禅定, 不爱寿命岂惜身?
  弗以多闻陵侮人, 宁当诽谤于正法?
  闻正法已能思惟, 昼夜受持身所诵,
  尊重诸佛深敬法, 承事僧众不敢轻,
  善知识所常念恩, 远离一切诸恶友,
  不与恶人同坐起, 除彼为众说法处。
  为求最上菩提故, 终勿舍离阿兰若,
  一切众生皆平等, 于诸法中莫分别。
  欲求彼法真实际, 诸法相中无著心,
  彼轻慢意悉能除, 不久必得此三昧。
  明识我见及疑心, 亦当觉察诸调戏,
  不得起于恶欲意, 应灭诤竞与睡眠。
  若不学彼外道法, 诸是戏论自然除,
  但能随顺佛法言, 求此三昧须臾获。
  常行布施及戒忍, 勇猛精进无倦时,
  恒处禅思及智慧, 自然得斯三昧行。
  能施头目无爱畏, 舍余诸物终不疑,
  彼趣菩提无艰难, 亦速获斯凝静定。
  若能持心如大地, 又同水火及与风,
  更等虚空无边崖, 彼人速得此禅定。
  若有精诚身口意, 彼不贪食及衣财,
  其于众具既无求, 能如是修证三昧。
  应常专念四正勤, 亦当成彼诸神足,
  速须远离颠倒想, 烦恼棘刺先断除。
  当念杜绝四流河, 亦思干消诸渴爱,
  具足五根及五力, 分裂破坏五盖衣。
  五种欲事不俱怀, 内心幻伪亦宜舍,
  复当愿求五解脱, 思惟五身三摩提。
  应速观知五阴处, 正心和敬于六缘,
  彼不恭慎应远离, 亦当减损六触身。
  于六受处心正观, 常念断除六种爱,
  复以六通成就世, 亦修六念及智明。
  勤求七觉七圣财, 必须舍彼疑惑处,
  欲得三昧恒若斯, 渐当散灭诸烦恼。
  彼常远离七识住, 斯八颠倒亦拔除,
  若能住于八正道, 自当速证此深定。
  恒住八大丈夫行, 复以八解自娱心,
  不染八法离世间, 获最胜智当不远。
  于他人所无嗔心, 先应除此九种慢,
  思九欢喜根本法, 得彼次第九种禅。
  绝此十恶不善因, 应修智人十种善,
  若能修行十种力, 得是三昧终无难。
  当念摄持诸善法, 放舍不善众恶缘,
  前后勤求彼正念, 证此三昧岂能久?
  若住如是三昧已, 当转智力不思议,
  遍见诸佛金色身, 所生常得闻正法。
  若欲见彼诸世尊, 或已灭度及现在,
  当来一切愍世者, 应思惟此胜三昧。”

印光大师开示不可舍持名而修观法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观法,皆不了明。若修观想、实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坠。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与徐福贤女士书)
然念佛法门,亦有多途,求其妥当,惟有持名。即如观像、观想,亦有流弊。以心地不明,观法不知,或起魔事。若观实相,则谁能彻契?是故念佛之人,不可务为高远,当事(奉行)实行也。缅甸一后生,念佛甚切,颇现净妙境界,自以为得。光令但期一心,勿希境界,否则难免著魔。今年四月间来信,所有境界,极其险恶。光与彼书,当摄心静念。所有境界,皆作幻化。好勿欢喜,恶勿怖畏,自可消灭。须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若到心佛相应之时,有境界无境界皆可。未到心佛相应之时,妄欲即见胜妙境界,即是招魔之根。(净业社开示法语)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摄机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如欲作观,必须熟读《观经》,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净佛现,境非外来,唯心所现,不生取著。既不取著,则境益深妙,心益精一。能如是则观想之益殊非小小。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体是妄,与佛与心皆不相应,即伏魔胎。因兹(此)妄欲见境,心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现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业所现,遂大生欢喜,情不自安,则魔即附体,丧心病狂。纵令活佛现身救度,亦末如之何矣。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以致求益反损也。善导和尚云:“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继即生。”诚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详审。又至诚恳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宜竭尽心力以行之则幸甚。(复吴希真居士书一)
观虽十六,行者修习,当从易修者行。或作如来白毫观,或作第十三杂想观。至于九品之观,不过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与后果耳。但期了知即已,正不必特为作观也。观之理,不可不知。观之事,且从缓行。若或理路不清,观境不明,以躁心浮气修之,或起魔事。即能观境现前,若心有妄生喜悦之念,亦即因喜成障,或复致退前功。故《楞严》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祈一心持名,以为千稳万当之行。待至心归于一,净境自会现前。(复崇明黄玉如书)
观想本佛所开示,但以世人每每不能彻底息灭妄想,以躁妄欲得之心修观,则甚危险。古今来著魔者,多坐(因,由于)此故。故古德谓,境细心粗,观难成就,或起魔事。非谓绝不许人修观,亦非谓修观通皆著魔也。今以马君一人有效,遂并从上祖师真实为人之语而疑,可见汝与诸友,同皆在重今轻古之流派中。似此见解,必致见异思迁,以求所谓奇特玄妙者。异日有提倡高超玄妙之余法惑人,于少时间便成佛道之诳言,定当随之而舍此修彼。(复慧昭居士书)
念佛必须摄心,使杂念无由而起。若欲摄心,则当谛听。若能字字句句听得清楚,自然心不至于大散。虽不作观,亦同作观。若心不能摄,观境不清,理性不明,妄欲得生上品,任己意以作观,则着魔发狂者多多矣。往生上品,岂作观方能哉?念至一心,并有大菩提心,又复自行化他,广行六度,谁不能登上品?而以作观为上品之因,亦一往[1]之说也。摄心念,为上中下共修之道,其得益则随人而分大小。作观,则不知所以然者,断断不可盲修,以其或致著魔也。(复李吉人居士书)
[1]一往:一时。
以上摘自印光大师《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故事

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余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嗔;有能除嗔,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
复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灭诸罪。
复次,佛为法王,菩萨为法将,所尊所重,惟佛世尊,是故应常念佛。譬如大臣特蒙恩宠,常念其主。菩萨亦如是,知种种功德、无量智慧,皆从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
常欲不离诸佛者,菩萨世世所生,常值诸佛。
问曰:菩萨当化众生,何故常欲值佛?
答曰:有未入菩萨位,未得阿稗跋致,受记别故。若远离诸佛,便坏诸善根,没在烦恼,不能自度,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坏败,欲度他人,反自没水。又如少汤投大冰池,虽消少处,反更成冰。菩萨未入法位,若远离诸佛,以少功德,无方便力,欲化众生,虽少利益,反更坠落。声闻辟支虽有涅盘利益,无一切智故,不能教导菩萨。诸佛一切种智故,能教导菩萨。如象没泥,非象不能出;菩萨若入非道中,唯佛能救,同大道故。
复次,菩萨作是念,我未得佛眼,如盲无异。若不为佛所引导,则无所趣,错人余道。设闻佛法、异处行者,未知教化时节、行法多少。
复次,菩萨见佛,或眼见心清净。若闻所说,心则乐法,得大智慧,随法修行而得解脱。如是等值佛无量益利,岂不一心求欲见佛。如婴儿不应离母,行道不离粮食,大热不离凉风、冷水,大寒不离火,度深水不离船,病人不离良医,菩萨不离诸佛。过于上事,父母、亲属、知识、人、天王等,皆不能如佛益利。佛益利诸菩萨离诸苦处,住世尊之地。
问:云何得不离诸佛?
答:众生有无量劫罪因缘,虽行福德,智慧薄少;虽行智慧,福德薄少。菩萨求佛道,要行生忍、法忍:行生忍故,一切众生中,发慈悲心,灭无量劫罪,得无量福德;行法忍故,破诸法无明,得无量智慧。二行和合,世世不离诸佛。
复次,菩萨常爱乐念佛故,舍身受身,恒得值佛。如众生习欲心重,受淫鸟身;嗔恚偏多,生毒虫中。菩萨不贵转轮圣王人天福乐,但念诸佛故,随心所重而受身形。
复次,菩萨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缘故,所生常值诸佛,如般舟三昧经中说,菩萨入是三昧,即现生阿弥陀国。
相关阅读
凡夫应当怎样念佛才能得念佛三昧?(内附视频)
宏圆法师:以意识心强迫一心,反而不能一心(视频版) 宏圆法师:凡夫应当怎样念佛才能得念佛三昧?(文字版) 我们凡夫...
凡夫应当怎样念佛才能得念佛三昧?(内附视频)
什么是念佛三昧?究竟是什么境界?
什么是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禅观之一。指以念佛为观想内容之一种禅定。亦即观念佛德或称念佛名之三昧。分为因...
什么是念佛三昧?究竟是什么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