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相处,慈悲爱心是基本点

\

在期刊《禅》中读到这样一则寓言:小狗和小猫受到主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小狗想:“主人宠爱我、喂养我、供我住,痛爱我,主人一定是神,否则怎么可能如此无条件地照顾我呢?”小猫心想:“主人宠爱我、喂养我、供我住,痛爱我,只有一个可能,我一定是神,否则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呢?”这则寓言在充满情趣中透出丰富的哲理。相同的生活境遇,获得的却是截然相反的心得体会,缘于不同的感悟,基于此,小狗会对主人更加忠心,而猫却会高傲的竖起尾巴。

心态决定认识问题的高度,高度决定着看待问题的真实客观性,我们与周围世界有着必然的联系,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就决定着我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能力。相似的生活遭遇,有人悲观、有人乐观、有人狭隘、有人豁达,有人在努力改变生活、有人被生活所改变。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心存感恩于大自然的赐予,然后再将自己奉献出来,因为一丝一麻、一饮一啄都是身边周围的付出,唯有心存感激,力行报答。我们无条件享用的东西太多了——天空、大地、空气、阳光等等等等,凌驾于大自然之上,就容易遭受自然的惩罚,爱护珍惜大自然,就会持续自然的恩赐。即便我们以金钱为条件的享用,也一样要心存感恩,因为再多的金钱也有很多买不到的东西,比如:水资源、空气质量等等。与环境相处,珍惜感恩是基本点;与人相处,慈悲爱心是基本点。

相关阅读
佛菩萨即然那么慈悲,为什么还有灾难?
佛菩萨即然那么慈悲,为什么世间还有那么多灾难?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度人舟”。这是一切诸佛菩萨,共同的...
佛菩萨即然那么慈悲,为什么还有灾难?
修习慈无量心,发展自己的慈爱心(中英双语)
世人多知自求快乐,忘掉别人的痛苦,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不但自求快乐,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得到快乐幸福。这个...
修习慈无量心,发展自己的慈爱心(中英双语)
为什么做了善法还会有埋怨?没有慈悲喜舍的心(视频)
宏圆法师:为什么做了善法还会有埋怨?(视频版) 为什么做了善法还会有埋怨?没有慈悲喜舍的心(文字版) 慈悲喜舍就...
为什么做了善法还会有埋怨?没有慈悲喜舍的心(视频)
佛陀对一切众生的爱心
佛陀永远是转恶为善,转恨为爱;他是慈悲的完满化身。佛陀说:“假使有人愚笨地对我做了错事,我将回答他以无限的爱...
佛陀对一切众生的爱心
佛法的慈悲,在于平和、友好、理解和尊重
佛法的慈悲,在于平和、友好、理解和尊重,一个人在人海里走过,少一些独上西楼的矫情,醒一醒命运不济的懵懂,天下谁...
佛法的慈悲,在于平和、友好、理解和尊重